打通最后一公里融资瓶颈—浅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编辑:曾昭才 来源:湖南环保网 2017-12-04 09:41
小编有话说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 核心,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智库联盟专家、特约研究员

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原巡视员曾昭才

【前言】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 核心,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新常态下,金融 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与此同时,金融在支持实体经 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依然较多,无论是政府在金融体系和制 度建设上、银行在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工作上,还是企业自身 存在的缺陷上都使得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在此背景 下,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 级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等一系 列措施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当前,湖南省正在加强建设金融强省, 无论是从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现实需 要看,还是从推动经济金融融合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角度 看,都迫切需要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金融互融互促,为实 体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持久动力。本文从政府、银行、企业三个角度剖析了各自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扮演好各自角色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实体经济是指生产可以增加人类使用价值、效用和福利的产品或为其服务的经济活动。其基础是物质生产部门,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常态下,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 现,稳健的实体经济是一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保障。金融作 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既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也是微观 市场要素组合的龙头。在迈向新时代征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 的矛盾。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金融作为供给侧 的核心要素,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实体经济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首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等所需物质产品。而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都是实体经济生 产出来。若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人的各式各样的消费 活动也就没有了基础和可能。若没有实体经济更高级的生产活 动,人们也就无法提高生活水平。若没有实体经济提供人们精神 生活所需的各种产品,增强人们综合素质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实 体经济发展繁荣了,人们才可能日益缩小其为生存而奔波的时 间,才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石。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发 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改善居民生活、提供就业岗位、实现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实体经济是物质财富的源 泉。经济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认为物质产品是社会的真正财富,生产物质产品的实体经济则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而实体 经济的规模和竞争力则决定了财富的数量和质量。其次,实体经 济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 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只有实体经济得到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才能 得到提升。第三,实体经济是促进就业和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 只有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才能保证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创造 物质财富,丰富和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社会稳定。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把企业做大做 强,才能使实体经济不断前行。

(三)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物质基础。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实体经济是相 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的概念。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物质基础,是 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虚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 实体经济,即发展虚拟经济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 而最终的结果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如何, 本身就表明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并不是 摒弃或弱化虚拟经济,而是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防止盲 目地发展虚拟经济。如果虚拟经济过度扩张,大量产业资本投入 虚拟经济领域,就会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物质基础就会被 挖空,国民经济发展就会出问题。

(四)稳健的实体经济可有效应对外部危机。

改革开放近 4年来,中国一直面临着复杂的国际金融经济 环境。国际金融动荡时常发生,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 中国多次成功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动荡所带来的冲击,如成功地抵 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没有发生系统性金融 风险。究其根源,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坚持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金融业总体围绕 服务实体经济轨道运行。因此,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不 仅要强化监管,其治本之道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和健全金融市 场,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

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金融业的高度集聚性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反复的欧债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复苏态势一波三折,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已进入到一个趋势性放缓的阶段。当前,“脱实向虚”、“以钱生钱”热潮不减,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分离趋势日益明显,在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的转型发展攻坚期,实体经济企稳回转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双重压力。虽然国内金融改革和金融政策在以往思路上已做出适当调整,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一直存在。

(一)政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融资促进机制建设滞后。改革开放以后,各级政府对大力招商引资政策制定较多,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奖励政策、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措施、投融资风险制度的安排方面力度 不够;对投融资机制的建立缺少统一规划和宏观管控;在人才引 进、税收负担、投融资中介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比 如政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农业提供的财政性资金支持覆盖面很 低,各类财政发展基金及风险损失补偿基金不足,使战略性新兴 产业、农业产业发展后续乏力。尤其政府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功 能尚未完善,保险机构提供商业保险产品不多,这种融资担保现 状,使大量的中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农业企业陷入融资担保难泥 潭,也让银行机构信贷望而却步。据了解,2016年我省财政支持 金融产业发展的资金不到 5万元;2017年 3月末,全省融资 性担保机构在保余额仅为 645.7亿元,远低于中部兄弟省份。

2、缺乏相应的法制支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一 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方式逃避还债,进而导致 了大量银行坏账的产生;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 高,金融机构诉讼执行效率不高,“骗贷”、“逃废债”现象 屡禁不止。法制环境欠佳,金融债权得不到充分、有效的法律 保护,破坏了资金的正常循环,从而导致了金融机构惧贷、畏 贷,影响了银行实体信贷的投放力度。

3、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目前,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的体制逐步形成并健全,形成了“一行三会”的格局。 在新的监管格局下,由于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与各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之间不能进行及 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无法及时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共享和资 源共享,金融工作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 直接影响了金融工作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

4、部分政策有待完善。一是三权确权颁证推进缓慢。为激 活农地、农房、林权等农村资源,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系 列政策制度,但当前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进度缓慢,农房、林权颁 证率不高,加之流转、处置市场不健全,导致三权抵押贷款“雷 声大、雨点小”。二是抵押登记政策有制约。不动产统一登记制 度实施后,由于大量工作集中于同一部门,加之工作人员熟悉业 务有一个过程,办理抵押登记效率不高,给企业融资带来不便。 三是中介收费较高。当前,评估、抵押登记和担保费用仍然过 高,据调查,我省企业办理房产抵押贷款,除了信贷成本利率 外,一般还需支付评估价格 4‰的土地评估费、5‰的房产评估 费、按 1元/m²/年征收的土地使用费以及房管部门征收的它项权 利证费用(商用房 55元/证,居住房 8元/证)、2%-3%的担 保公司担保费等,这些费用会进一步推高企业融资成本,加重企 业融资负担。

(二)银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贷政策执行不到位。虽然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强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但是由于对政策的贯彻落实缺少监督,在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 下,商业银行信贷倾斜政策未能有效落实,对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以及狭小市场的中小实体企业贷款的审批更加严格,导致实体经济受益于金融支持的范围与力度有限。

2、金融资源错配投向偏失。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金 融体系的功能不能完全适应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具体表现 为:商业银行依托贷款形式,通过利率管制压低资金成本,为重 资产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实体经济体系中大量轻资产 的现代服务业、科技文化产业、绿色经济产业则处于金融服务的 薄弱环节。此外,储蓄与投资的转化机制不畅,游离于监管体系 边缘的民间资金难以通过有效合法的途径参与实体经济运营发 展,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与浪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3、产品和模式创新不够。一是创新没有跟上市场和客户需 求。目前部分金融机构仍守着传统的信贷文化和制度流程,没有 充分考虑市场和客户的真正需求,新的信贷产品推出少,且产品 准入门槛高、贷款条件严,难以被客户所接受。比如在文化、动 漫、电子商务、健康养身、教育等轻资产行业信贷支持上,金融 机构没有在客户准入、资产评估、抵押担保、信贷流程上进行针 对性创新。二是研发管理体制落后。目前,大部分金融机构信贷 产品研发权主要集中在总行,对基层行并没有给予授权,基层行 只能按照上级研发的信贷产品去推广应用。上级行在研发信贷产 品时,往往缺乏对基层需求的实际调查,其研发的产品与基层需 求不相符合,无法得到推广运用。三是创新的信贷产品服务性较 差。金融机构在推出金融信贷创新产品过程中,对其效益、风险及服务三者关系的处理上,对风险和效益考虑过多,总是以自身的效益为中心,忽视了客户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忽视了服务社会的宗旨。四是缺乏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目前金融机构对信贷产品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缺乏,特别是全员创新机制缺乏,不利于充分调动员工创新工作的积极性。

4、银行对政府和企业信息缺乏了解。银行对政府的经济发 展规划、发展的重点行业,以及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热点问 题了解不够,对拟支持企业的管理水平、投资运营、经营变化、 经济效益等情况掌握不充分,由于银政、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 银行信贷支持不及时或不敢、不愿支持。

(三)企业自身建设和自我管理问题。

1、企业经营风险较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 管理能力导致的经营风险较高,很多企业法人治理不完善、经营 管理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十分 突出,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从而 使银行信贷部门放贷风险过高。企业在管理上的落后性,一定程 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二是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不 透明导致银行对企业的信任不够。大部分小微企业采取业主制和 合伙制,规模较小且难以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小微企业内部管 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势必 造成资金管理较为混乱,有的企业甚至设立多套财务报表,送到 银行和税务部门的数据有很大差距,使银行难以准确掌握其真实 情况,同时部分企业关联交易复杂、对外交叉担保、民间借贷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均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信用度,严重影响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2、抵押担保难以落实。由于商业银行信贷担保对固定资产抵 押存在偏好,一般不愿接受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和权利质押,导 致很大部分企业难以提供有效抵押。尤其是科技型企业,以知识 产权为主的无形资产占到较高比例,由于目前对知识产权质押、 评估及交易的体系尚不健全,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贷款、转让或 引资均受到影响,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同时企业通过 担保机构寻求担保时,由于多数担保贷款的期限较短,最长不超 过一年,基本只对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而不对长期固定资产贷款提 供担保,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此外,担保机构在自负盈亏 情况下不得不抬高担保费用门槛,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 了融资效率,严重制约了实体企业的快速发展。

3、企业缺乏融资知识和经验。一是企业对银行的信贷政策、 制度和流程不了解,主动争取银行支持不够,不知道应如何与银 行对接并寻求信贷支持,对产业基金、私募入股、上市融资等股 权融资运作方式仍处于扫盲阶段;二是企业缺乏金融知识,不懂 如何融资,不知如何借贷或怕麻烦等因素,偏好于民间借贷;三 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来源仍然单一。今年前 3个月,全省通过发放 债券、股权上市等直接方式融资 217.6亿元,占全部融资的比重 只有 11.5%。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之中,阻碍了整个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 济发展的主动性。

4、企业社会信誉度不高。近年来,政府日益重视诚信环境的 治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长期 以来信用机制缺失,对不讲信用者缺乏惩罚机制,造成失信者获 利、守信者吃亏,加剧了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部分企业 尤其是小微企业负责人信用意识淡薄,诚信意识不强,企业逃废 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全省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 良贷款接近 3亿元,特别是小微企业不良率普遍上升,导致 企业整体形象差,社会信誉度不高,从而产生银行“惧贷”现 象。

三、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各方面建设。 

1、加强社会资本脱实向虚政策调整。发挥政府在金融支持 实体经济中的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及时破除体制机制约 束,拓宽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提高实体经济收益水平。要 充分发挥好正规金融体系作用,重视顶层设计,综合采取各类手 段降低直接融资门槛,支持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降低债券发行 等政策门槛。要建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保证金制度与考核 评价制度,参照资金投向与效益,对金融机构给予综合考核评 价,一旦发现其金融行为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相偏离,则追 究其责任并给予相应惩戒。

2、优化财政和市场支持手段。加大对转型升级领域企业的 支持力度,完善相关调控手段。一是完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对 于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积极运用财政手段,通过增加 担保机构、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再担保体系等措施,扩大对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担保范围与担保能力,并合理分担银行 信贷风险,切实增强实体企业融资能力;二是加强政府对企业的 帮助,特别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统筹发展的顶层设计,在财政资 助、税收优惠、金融监管、信用体系、公共服务等多个维度为企 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效吸引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三是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对于金融机构与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可由 政府牵头定期召开信息项目交流会,结合产业政策和金融产品进 行宣讲,增进双方了解,既让企业能借助平台发布融资需求,也 让金融机构能及时调整业务方向,减少拓展新客户潜在成本。

3、积极引导银行加快金融创新。政府引导银行通过创新服 务实体经济,在贷款产品上加大对农村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 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小微金融的支持,如建立贷款风险补 偿机制,针对小微、涉农和外贸企业贷款设立政府风险补偿基金 或政策性担保公司,对银行发放的扶持上述企业出现损失并经确 认后,按比例给予补偿、引导金融资源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倾 斜,实现农村金融与“三农”、小微企业的共赢发展。扶持本地 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通过在主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并给予一定补助,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4、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针对目前企业信用价值无法被准确估量和充 分运用的问题,建议按照企业自愿申请、政府适当补助的形式, 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企业进行评价,授予相应诚信等级,实行评 估结果多行通用,作为企业在贷款方面获得优惠政策和差别化服 务的依据;要优化金融司法环境,加快银行债权实现,减少银行 信贷风险并腾出信贷空间;要加强区域间征信系统建设,健全守 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逐步实现地区、行业、部门信用信 息互联网与共享应用;要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 工商、税务、司法等单位与金融部门共同研究建立企业和个人信 用记录信息共享机构,支持金融部门开展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查询。

5、完善准入与退出机制。针对社会资金闲散与实体资金缺 位的矛盾,培育有保障力、有竞争力的资金供给组织,完善市场 准入与退出机制。第一,抓住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政策 机遇,放宽金融市场准入,运用社会资金,发展各种自担风险的 区域性小型金融机构、社区金融服务组织等合规合法的金融主 体,构建竞争性市场格局,推进资金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 转变。第二,健全和完善退出机制,综合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调 控的作用,推动泡沫投资有序退出。依靠政策强力引导社会资金从低附加值、高风险领域向高附加值、低风险的实体经济领域转移。运用资本市场与专业援助机构的力量,采取措施化解资金退出过程中遇到的制度难题与债务风险,促使资金从过剩行业退出转向新兴优势产业。

6、加强融资增信体系建设。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发 挥融资性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增信作用。一是整合融资担保 机构,鼓励国有资本主导担保体系建设,组建融资担保集团,做 大做强担保主业,强化再担保功能。发展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 保体系,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 司的支持。二是健全再担保体系,降低小微企业担保费率,合理 放大担保机构担保倍数。鼓励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联合担保以 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推动政、银、保、担合理分担 担保风险,做好中小企业和农村融资担保服务。三是推动完善贷 款抵押物认定、登记办法,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小微企业、 农户的有效担保品范围。

(二)银行切实履行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责任。

1、立足实体经济开展金融创新。银行应主动围绕当前中 央、省委的经济发展战略,明确自身在各经济领域的发展战略, 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商业银行对于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导向的 领域(如:农村金融、小企业信贷、科技自主创新等),应围绕客 户所处的行业特点、市场特点,确定合理的服务价格和可行的产 品要素和准入要求,立足于客户需求创新产品与服务,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对于属于国家产业政策着力压缩和淘汰的“两高一剩”产业等领域,应根据风险状态做出审慎调整和战略性退出,减少风险暴露。

2、建立创新内生力机制。我省金融机构应健全内部创新机 制和管理理念,将产品创新的系统性、技术性及合规性相结合, 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适当激励让员工 主动参与到产品创新中来,将创新融入企业文化中;另一方面基 于目前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总部,要积极争取上级机构 的支持,给与一定创新权限,开发出适应当地经济特点、市场环 境、客户需求的创新型产品;同时要建立科学的监测与后评价机 制,在新产品与服务推出后,根据客户需求变化与市场检验情况 不断优化产品。

3、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突破以不动产为抵押物的限制, 积极探索开展动产质押和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要优化供给 结构,优先满足符合市场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资信状况良 好企业的金融需求,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风险可控的前提 下,进一步简化银行信贷业务流程,对优质、诚信企业积极推广 循环续贷模式。银行业协会要加强自律性监管,引导银行规范经 营行为,树立担当意识。

4、不断优化信贷结构。银行业要抓住经济结构逐步调整的 契机,加强信贷结构的优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减少“脱 实向虚”的情况;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断加大对制造

业的信贷投放总量。要理性对待限制性行业中的企业,客观评价 个体的生产经营情况,不“惜贷”、不“恐贷”,对于发展较 好、或者暂时遇到困难但前景看好的企业,要积极予以扶持。解 决不合理收费和附加贷款条件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放宽和简化企 业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缓解企业贷款成本过高的状况。另 外,加强贷后检查、跟踪贷款走向,确保贷款注入到实体经济运 行中,切实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5、保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商业银行要完善相应的考核和 激励机制,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健全开发性、政策性、商 业性、合理性金融相互协作配合的信贷投入机制,通过贷款重 组、信贷资产证券化方式盘活信贷资源,扩大信贷投放空间。推 进银企对接常态化,着力保障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 信贷要求,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的政策导向作用,推 动提高“三农”、小微企业、扶贫等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水平。

(三)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和规范自我管理。

(1)制定符合国家战略的发展路径。很多企业资源存量 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发展战略选择失败,将对企业造成致命 性的打击,甚至导致破产,所以一定要重视战略的选择。企业在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时,要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行情的变动,把握 好国家宏观政策形势,切实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 找对发展方向、准确定位,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发 展规划。省内企业可借鉴国内外中小企业成功的策略和方法,并以其作为指导,将产品做专做精,将企业做优做强;注重品牌化运作,应重视产品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向湖南省著名商标,甚至中国著名商标的方向发展;灵活运用好电子商务走向国际市场,谋求新的发展道路。

(2)完善内部财务制度。目前,我国大多中小企业融资难 的主要因素在于财务报表失真或不完善,导致在金融机构授信时 无法准入。因此企业应聘任道德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的财务人 员,企业要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夯实信贷准入基础,保证 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性,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开自身信息,展 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能力,提高在政府与金融机构的资信评估 的分值,为拓宽担保渠道、提升融资能力打好基础。

(3)学习金融知识。实体经济企业要加强金融知识学习, 要主动加强和银行的对接,了解适合自身的信贷条件和金融产 品,特别是对一些银行的新型信贷产品和新型抵押担保方式,要 通过自身努力与之相匹配;要积极对接证券公司,积极开展中小 企业债、公司债与票据等新型工具融资,提高直接融资能力;要 积极对接保险公司,充分利用保险公司履约保证保险,解决自身 抵押不足问题,提高融资能力。

(4)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要确定以诚实守信作为企业 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并纳入到企业愿景和战略发展目标中。要 充分认识与高度重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高层以身作则,为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重要保障。要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信用体

系建设工作,建立企业内外部信用现状监测、评估机制,对信用 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和持续改进,通过总结企业信用体 系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制度和方式方 法,推动企业信用建设不断优化。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

大气、噪声污染举报较多

大气、噪声污染举报较多

2018年5月全国举报来源情况 2018年5月各地电话举报量 2018年5月各...

 

奥迪再陷“排放门”危机

奥迪再陷“排放门”危机

德国联邦交通部日前发表声明说,因安装尾气检测作弊软件,德...

 

全球两亿人的心声:请给我一杯无砷水

全球两亿人的心声:请给我一杯无砷水

“全世界约有两亿人的饮用水砷含量超标,东南亚地区、拉丁美...

 

为蓝天,海南“修理”老旧柴油车

为蓝天,海南“修理”老旧柴油车

新华社海口7月4日电(记者刘邓)记者从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护一盆清水润半个中国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护一盆清水润半个中国

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本报记者 李 婕摄 生态这事儿...

 

衡阳蒸湘区:让碧水蓝天扮靓美丽蒸湘

衡阳蒸湘区:让碧水蓝天扮靓美丽蒸湘

红网时刻6月28日讯(蒸湘分站记者 张险波)6月27日,衡阳市蒸湘区...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 营运中心 | 移动传媒 | 微网站

湖南环保网版权归湖南湘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7001873号 营业执照注册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11083552563Y    客户服务QQ:2718933420
Copyright © 2017 - 2020 湖南环保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