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诗篇写在鄱阳湖畔(保护区里的年轻人(12))
编辑:晨光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2020-03-30 10:12
小编有话说 林发荣在保护区为越冬候鸟投运食物。 守护好候鸟的栖息地,也是守护自己生活的诗意。中文系毕业的林发荣,选择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自己的青春理想。 这里有鸟类381种,分...

林发荣在保护区为越冬候鸟投运食物。

守护好候鸟的栖息地,也是守护自己生活的诗意。中文系毕业的林发荣,选择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自己的青春理想。

这里有鸟类381种,分属18目64科。在巡湖、护鸟的过程中,有平平淡淡的相伴,也有惊心动魄的救援……这让他收获了生活的精彩,也感触到生命的不易。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每逢迁徙季,鄱阳湖畔,鸟群翻飞如浪,鸟鸣此起彼伏。作为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之一,每年有60万只左右候鸟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迁徙于此。冬去春来,每年又有约20万只夏候鸟从东南亚和云贵地区飞抵鄱阳湖度夏。

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汊湖站,8个人的巡护队中,担任大汊湖站站长的林发荣年纪最小,1989年出生,却已在鄱阳湖畔驻守了10个年头。

“守护诗意的栖息”——中文系毕业、热爱诗歌的林发荣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但是,下湖巡护时,这个言谈举止文雅的年轻人,却常以硬汉形象示人:撑一长篙,向港汊更深处漫溯;或是紧握方向盘,朝湖滩更远方驰骋。

“巡护向前进一米,候鸟的安全就多一分”

“咣当——”一声脆响,记者一行人顿时愣住了。林发荣侧身推开保护站锈迹斑斑的铁门,一辆辆布满泥垢的越野车、重型拖拉机、水陆两栖车在众人眼前依次排开,迷彩涂装的车斗上,还载着一艘不小的轮式气垫船。林发荣介绍,在大汊湖保护站,这些都是必备的巡护工具,会开只是基本要求,得熟练驾驶,才能适应保护区复杂的地形地貌。

作为吞吐型湖泊,鄱阳湖年内水位变幅通常超过10米,汛期茫茫一片水连天,枯期沉沉一线滩无边。记者到保护区采访时,正值枯水期,湖区沼泽星罗棋布,草洲滩地连片,湖、河、岛、滩、沙山等多种地貌纵横交错。大汊湖保护站管理面积达89平方公里,横跨江西省南昌、九江两市的3个县区。乘坐交通工具只能抵达其中一小部分,想去更远的地方监测候鸟,必须换上橡胶下水裤,在泥泞中蹚水。

2月,沼泽融,冰半澌。在小木舟无法继续驶入的浅水洼处,“扑通”一声,林发荣带着巡护队员纵身跃入齐腰深的湖中,冰碴子与橡胶下水裤摩擦得吱吱作响。他们将徒步至远处的观测点,在那里近距离监测候鸟种群,巡查是否有毒饵等非法猎捕工具。

在沼泽中行走,十分艰难。驾船的巡护员陶端基告诉记者,想站稳都不容易,徒步一小时仅能走三四公里。一年下来,每个巡护队员要在水里走上1000多里路。

天色渐暗,完成了各项监测任务的林发荣已精疲力竭,终于步履蹒跚地回到船边。记者搭手拉了一把,仿佛抓到了刺骨的冰坨。费了好大的劲儿,他才脱下湿漉漉的下水裤,里面的衣裤被汗水浸透,脸颊积了厚厚的一层盐霜。

“一定要走这么远吗?”记者问。

“是啊,捕猎候鸟的网、毒饵和兽夹藏得很远、很隐蔽。巡护向前进一米,候鸟的安全就多一分。”林发荣的回答,让记者不禁疑惑,这名中文专业毕业的青年,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成长,才能得到如此的淬炼?

从大小天鹅分不清楚到“眼力”精准

2010年,林发荣从盐城师范学院毕业,并考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他希望回乡,到鄱阳湖畔安放青春理想。

然而,要守护好这片珍稀候鸟的栖息地,并不容易。据统计,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381种,分属18目64科。巡护员要有极高的专业素养,能快速、准确地辨别候鸟种类。对于非科班出身的林发荣来说,这可是不小的挑战。

“看起来一模一样啊!”面对大天鹅和小天鹅,初来乍到的林发荣根本分不清。纯白的羽毛、长长的脖颈、黑色的脚蹼……外形相同、体形相近,却分属于两个种类。后来得知,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喙部的一抹黄,大天鹅延伸到了鼻孔以下,小天鹅仅分布于喙基两侧。巡护员要在几公里外观测它们,只能通过单筒望远镜辨别,难度可想而知。

类似的困难,不胜枚举。乐观的林发荣总是能把枯燥的工作变得有趣。他查阅书籍、大量收集候鸟图片,随身装进口袋里,得空儿就拿出来看。电脑中存着候鸟的短视频,他常常一帧一帧地回放,反复琢磨。在老巡护员的指点下,林发荣识别候鸟的“眼力”越来越精准。

在鄱阳湖畔,林发荣收获了爱情。他的妻子叶婷,也是一名巡护员,同样关心自然、爱好文学。2012年,叶婷从上海大学毕业后,考入保护区管理局,在大湖池站驻守6年。

目前,叶婷已调到管理局人事科工作。叶婷介绍,保护区现有在编人员91人,35岁以下的有44人,接近一半。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的专业,但却一同守护着这里的静谧与美好,把青春的诗篇写在鄱阳湖畔。

“这世界的美好,有我曾经尽过的一份力”

四年本科,为林发荣添上了一抹文学的底色;十年巡护,则令他对“诗意的栖息”有了更深的感悟。林发荣说,这十年,与大自然共处,与珍稀候鸟相伴,与保护站的兄弟们同行,愈发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林发荣在随笔中自喻道:“像候鸟一样,日夜穿行在广袤的湖区,在每一个暖风沉醉的傍晚,把对亲人的思念寄托给夕阳。感受渔歌唱晚、候鸟低飞的美景,更加热爱生活。”

守候一片宁静,洗练一份执着,他还把这般心境传递给了身边的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候鸟越冬季,巡护员们以站为家,半个月才休息一两天。为支持林发荣的工作,在深圳务工的父母连续两年到保护站陪他过春节。林父说,让儿子到深圳发展、来身边工作,一度是老两口的夙愿。如今,看到小两口生活事业顺利,一切都已释怀。2019年农历腊月二十九,父亲随林发荣巡湖时,合力制止了一起非法围堰事件,“父子同巡湖”在保护区传为佳话。

林发荣夫妇把家安在鄱阳湖畔,候鸟也成了他们的家人。一次惊心动魄的救援,让他感触到生命的不易。在一篇随笔散文中,林发荣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2018年台风“玛莉亚”过境江西前夕,有渔民报告,东洲头水域发现一只受伤的白鹤。“一线希望都不放弃!”林发荣当即决定前往施救。此时,暴雨如注,风力达7级,小船在滚浪中剧烈摇摆。林发荣紧急调度了一艘吞吐量更大的船,接力摆渡。两个多小时后,他终于抵达事发水域,救下一只左爪三根脚趾均不同程度残断的白鹤。

时光在候鸟的南飞北归中推演,鄱阳湖畔安放着林发荣充实的生活,人鸟相伴,本身也是一首田园牧歌。在一篇散文中,林发荣如此抒怀:“虽然湖风吹皱了脸庞,岁月苍老了青春,但当回首起来,可以骄傲地说:这世界的美好,有我曾经尽过的一份力。”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30日 14 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

宁乡市副市长杨灿调研一般固废收集处理情况

宁乡市副市长杨灿调研一般固废收集处理情况

湖南生态环境网讯(记者 邓俊良 曾建强)5 月 19 日,宁乡市副...

 

青春诗篇写在鄱阳湖畔(保护区里的年轻人(12))

青春诗篇写在鄱阳湖畔(保护区里的年轻人(12))

林发荣在保护区为越冬候鸟投运食物。 守护好候鸟的栖息地,也...

 

“排污许可人物风采”胡瑞彬:责任在肩,不可懈怠

 “排污许可人物风采”胡瑞彬:责任在肩,不可懈怠

3月12日晚,怀化市生态环境事务中心减排服务部的办公室里灯火...

 

衡阳县:特殊的“抗‘疫’战士”

衡阳县:特殊的“抗‘疫’战士”

在衡阳县有一群特殊的抗疫战士,他们不是白衣天使,也不是战...

 

抗疫战线上的环保铁娘子

抗疫战线上的环保铁娘子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生活原有的平静。面对凶猛的疫情...

 

一位“老环保人”的坚守与执着

一位“老环保人”的坚守与执着

一位老环保人的坚守与执着 记益阳市生态环境局资阳分局张前利...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 营运中心 | 移动传媒 | 微网站

湖南生态环境网版权归湖南湘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7001873号-1  营业执照注册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11083552563Y    客户服务QQ:2718933420
Copyright © 2017 - 2020 湖南生态环境网 All Rights Reserved